明石海峽大橋是連接日本神戶地區和淡路島之間的跨海公路大橋,它跨越明石海峽,是目前世界上單一跨距最長的橋梁。
這裡是引言:
繼第一次買鑽石就上手這篇教戰手則後..E先生的文章又要重出江湖啦~~
這次京都大阪行的第四天我跟E先生決定分頭進行..因為熱愛橋樑的他決定隻身前去舞子看明石大橋..對橋一竅不通的我當然開心的留在大阪準備趁E先生不在時瘋狂血拼..
參觀明石大橋這個行程很特別一般觀光客很少會參加..但這個經驗實在太特別不叫E先生寫出來我個人覺得很可惜..能夠為之後想去的人多留點資訊下來也是不錯的..所以不想看落落長文字的人看看照片也不錯..爬那~麼高不是蓋的我光看腿都發抖了啊!
話不多說我們就直接進入E先生的明石大橋半日遊吧~
正文開始溜~
在現代橋梁分類中明石海峽大橋屬於「吊橋」或稱做「懸索橋」(Suspension Bridge)。雖然這是一種古老的橋型,卻是能夠達到最大跨距的結構形式,也因為大跨距的磅礡氣勢常常成為代表城市的地標(landmark),像著名的紐約布魯克林大橋、舊金山金門大橋等等皆是。
明石海峽大橋橋寬35m,全橋長3911m,其中主跨距1991m,兩側邊跨距各為960m,皆為世界第一長;此外橋塔高達283m,是世界第三高,橋身則呈淡綠色。
取材自橋的科學館DM
明石海峽大橋於1988年現地開始施工,期間經歷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仍然屹立不搖,但因地殼位移使主塔與主塔間增加了1m,最終於1998年完工通車,歷時10年,耗資5000億日元。通車後屬於「本州四国連絡橋/神戸淡路鳴門自動車道」的一環,橋面有6車道,設計時速為100km/hr,使用年限達100年!!!
一般人參觀明石海峽大橋,是指來到旁邊「橋的科學館」和橋上的「舞子公園海上步道」。科學館裡面介紹了各式橋梁的相關知識及明石海峽大橋建造的過程,還有創新的發明等。
而海上步道則是特別設計給遊客的觀景步道,步道懸吊在橋面與海面之間,距離海面47m,地板是透明的強化玻璃,遊客可以體驗高空並觀賞通過的船隻。
但生性花俏、天生反骨的我,一向不愛跟別人一樣,所以我報名參加了「明石海峽大橋登頂見學」活動。
活動簡介:
時間在每年4月~11月,每週四~週日開放,1日2回,採「預約制」,如有剩餘名額方可供現場報名,費用是¥3000 (包含科學館與海上步道的門票費用)。
參觀資格:
可以徒步行走2km左右,沒有嚴重的懼高症,中小學生需有成人陪同。
預約報名:
有網路和傳真報名兩種方式,亦有日文和英文兩種介面。我是採用英文介面網路報名,報名完成後,會收到確認e-mail,內容有「訂位號碼」、日期、姓名等詳細資料。如果還有任何疑問,可以用簡單的英文e-mail詢問,他們會很熱心的回覆。
完成預約後,接著要瞭解如何前往明石海峽大橋,並準時於報到時間出現在集合地點。請務必準時,因為日本人沒有在遲到的啦!
交通方式:
我是參加上午梯次,集合時間是9:20,於是我一早就從心齋橋出發搭地鐵到梅田,換搭8:06的JR電車,從大阪駅→舞子駅。
關西鐵路交通非常發達但卻也非常複雜。這次日本行主要是以搭乘JR West西日本為主,而明石海峽大橋就位於JR舞子駅,特別注意「新快速」列車沒有停靠,所以從JR大阪駅(梅田)過來的朋友,必須一開始就坐上往明石‧姬路‧網干方向的「快速」或「普通」列車才能抵達唷。
[海平面之上289m的登頂體驗]
上午梯次活動時間從9:30~12:00,全程約2.5小時。
Stage1
1. 進入橋的科學館2樓的教室,繳交費用領取收據,依照白板上的分班就定位並填寫切結書
(外國人是英文版)
2. 接著說明參觀注意事項及介紹特殊裝備:因衛生緣故,先將內襯紙套塞入「安全帽」中,安全帽上以3色點點貼紙識別分班。穿上專用「網狀背心」,拉上拉鍊並黏妥魔鬼氈,將講解用的「對講機及耳機」、手機、相機等所有要攜帶上橋的物品用專用「掛繩」鍊起來,掛在脖子上及放入背心口袋中。若還有其他貴重物品或是飲料等,可再另外索取專用的「小背袋」裝入背著。
3. 觀賞介紹明石海峽大橋興建過程的影片。
Stage2
戴上安全帽著裝完畢後就下樓參觀橋的科學館,大件的行李及物品可以留在教室內。橋的科學館內部陳設明石海峽大橋模型、使用的特殊材料、建設的工法及經過、抗震抗風的設計、景觀照明的研究等,全程有工程人員用日文透過對講機解說,大約30~40mins,因此會一點日文或是事前有做功課會比較好,才不會覺得無聊。結束後上個廁所就到館外集合,準備要進入重頭戲了!
1. 一開始從海上步道的售票入口走進去然後開啟一扇側邊通往維修走道的門,從這裡開始往橋塔走去,路程距離960m,沿途會對橋上設施做簡單的介紹。因為是走在摟空的鋼格柵上,所以請辣妹特別注意,不要穿高跟鞋唷!!!除了欣賞腳下距離67m的海水之外,當汽車呼嘯而過發出的聲響及晃動也相當刺激。
2. 到達橋塔後會依照安全帽上的3個顏色,分成三班先後搭乘電梯從17F上到98F,高度距海面達284m
電梯中途還經過兩次轉換層,每次轉換時都發出巨大的ㄎㄥㄎㄥ聲響,不哩阿恐怖~
3. 出電梯頂層後再走一小段樓梯等待工作人員開啟電動的艙頂門重見天日,就可以到達橋塔頂部,這裡的高度距海平面289m,是東京天空樹未開放之前全日本最高的戶外觀景台。
4. 在塔頂大家可以自由的照相留下震撼的深刻記憶,之後還會依分班拍團體照。我們站的位置是靠神戶側的主塔2P頂端,拍照時可以往神戶方向(房子很多),或往淡路島方向(可見另一座主塔3P)
另外還可以透過鋼材的小洞照相,別有一番味道。
此外,在橋塔頂還有一個小木盒是提拱給身高150cm以下的人墊高拍照用,日本人在照顧客人方面真的很用心。
5. 在塔頂停留約30mins後就分班依序搭乘電梯下塔,等三班都到齊後再一起往回走,經過海上步道的透明地板後回到休息處。
6. 最後下橋回到教室桌上就會放著一個裝滿關於大橋介紹的資料夾、此次參加活動的証書及自己所屬班別的合照。之後還送大家「明石海峽大橋DVD」或「小鋼纜Cable」做紀念,這兩樣東西在科學館一樓紀念品區也有在賣。
橋的科學館手冊和限定喬巴吊飾則是我自己買的!
Stage4
登頂見學結束後,當日憑証書皆可再自由參觀橋的科學館以及舞子海上步道,不過我就開始在橋下隨意的拍照。
景色真的非常的壯觀!
在橋上有鋼材的小洞可以拍照..下了橋之後還有一個大洞可以拍。
另外還有非常非常巨大的錨碇座
亦可付費到旁邊的移情閣找文哥。(版主補充: 這裡是國父孫文的紀念館)
參加活動當天剛好遇上某個不知名祭典,好多不同的團體在排練和演出真是熱鬧。
最後介紹的是今天參觀行程後的午餐,蛸壺弁当「ひっぱりだこ飯」¥980,這是專賣鐵路便當的淡路屋公司在平成10年(1998)時為紀念明石海峽大橋開通所推出的。
日本的鐵路便當相當出名但大部份都是冷食,所以讓喜好吃熱呼呼食材的我不太習慣;儘管如此,就憑蛸壺弁当獨特的陶瓷壺形再加上與明石大橋的關聯就一定得買起來。
網路鄉民說這款便當很紅在用餐時刻常常一下子就銷售一空,因此我前一天特別在京都車站內就先買好當天再背去參觀大橋,最後再洗乾淨背回台灣。它現在是我的筆筒,我都笑著跟別人說,這咖將來就是我的骨灰罈。(版主謎之音: 這咖太小了骨灰裝不下阿*逃*)
接著再來看看內容物,除了季節蔬菜和甜甜的玉子之外還有兩隻深海大王章魚的腳,份量相當實在滋味也非常好。(版主謎之音: 我也很想吃吃看但是E先生整壺帶走了我好桑心阿~)
以上就是明石海峽大橋見學行程的概述,請多多指教~~
暨登上芝加哥的Sears Tower、紐約的Empire State Building、台北的Taipei 101、日本的Akashi Kaikyo Bridge之後,下一次會是杜拜的Burj Khalifa嗎,哈哈!
待續…
完整照片請參考 http://lepj.pixnet.net/album/set/14518470
---------------------------------------------------------------------------------------------------------------------------
相關網站:
明石海峡大橋ブリッジワールド http://www.jb-honshi.co.jp/bridgeworld/tour.html
橋の科学館 http://www.hashinokagakukan.jp/
舞子海上プロムナード http://www.hyogo-park.or.jp/maiko/contents/sisetsu/index.html
從神戶出發前往明石海峽大橋,亦可搭乘山陽電車→舞子公園駅
更詳細的交通資訊,請參考「小氣少年的blog」:
大阪往返神戶 http://nicklee.tw/index.php?load=read&id=1024
神戶市交通 http://nicklee.tw/index.php?load=read&id=787